记者 戚加绚 2016年11月10日,济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次,从此跻身国内千万机场行列。
1921年7月1日,北平—济南正式通航。虽因经费和战争等原因仅仅执飞一次即停航,但却掀开了山东省民航飞行史册的第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济南机场驶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在这期间,经历了旧址改扩建、新址搬迁、面积扩容、跑道延长、新区运行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张庄机场
1958年4月,张庄机场改为军民合用机场,正式组建了中国民用航空济南站,并于4月15日举行了北京—济南—南京—上海开航典礼。那时的候机室还是平房,最初仅278平米,年旅客运送量只有708人。
随着山东民航事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1986年济南机场的始发旅客为14087人次。1987年,在原候机楼基础上增建了484平方米的国际候机室。1989年,跑道改建后长为2200米,宽45米,厚0.28米,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此时张庄机场可起降3叉戟客机。
三叉戟客机
1990年4月8日,济南机场首航麦道-82型客机,飞行技术等级为4D。同年又在原候机楼基础上增建571平方米的联检用房。1990年济南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猛增到了50725人次。张庄机场虽几经扩建,但仍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设一处全新的、独立的民用机场迫在眉睫。
为改变山东民航,特别是济南民航没有民航专用机场的落后面貌,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修建济南(遥墙)机场,并于1992年7月26日正式通航。济南机场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年客运量50-80万人次,年货运量2.3万吨,机场等级为4D级,跑道长2600米,宽60米,候机楼面积10351平方米。同年,济南机场安全起降2634架次,旅客吞吐量14.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92吨,分列全国第35位、第39位和第36位,每周保障航班约26个。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随后,济南机场客流量快速增长,1997年成功跨入百万大关,80万客流量设计的一期工程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1997年12月18日,国家计委批复同意济南遥墙机场飞行区二期工程扩建项目。在原有跑道东侧200米处新建一条长3600米、宽60米的跑道,原跑道改作平行滑行道,并向南延长至3600米。新建跑道设双向I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及助航灯光系统。这次扩建是山东民航历史上第一次在不停航情况下进行的。1999年10月24日济南机场新跑道正式启用,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4E级机场。
进入21世纪,省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航空出行需求日益增长,民航机型也为了适应旅客多、航程远、性能优的变化而不断增大,济南机场航站区扩建应运而生。
2001年10月1日,新航站区扩建工程举行奠基仪式,航站区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候机楼、航管楼、站坪及站区辅助工程。2005年3月28日,一座现代化的新候机楼正式启用。总面积8万平方米,按照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高峰小时3200人次的规模设计,拥有13个贵宾室、11部登机桥(13个登机口)。站坪23万多平方米,拥有远、近机位26个,可同时停放32架大中型客货飞机,站前停车场分8个停车区,可停放各种车辆1200辆。工程概算总投资16.24亿元。新航站楼投入使用后,最初使用的航站楼改造成了货运综合楼。
新候机楼廊桥
随着新航站区的启用,济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继2004年首次突破200万之后,2005年一举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9.2%,位列全国机场第24位。
2012年机场启动南指廊建设,工程总投资约7.35亿元,包括近3万平方米的指廊、16万平方米的站坪、13个廊桥以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2015年12月30日,正式启用。航站楼总面积由过去的8万平方米增加到11万平方米,登机桥由11个增加至24个,年进出港旅客和飞机起降的服务保障能力分别增至1200万人次、10万架次。
老候机楼改为货运中心
回望过去,从袖珍褊狭的278平米到宽阔恢弘的11万平米,从青砖土瓦的斑驳记忆到金属和玻璃的艺术之旅,济南机场和着时代日新月异的节拍焕然一新。进入“十三五”,济南机场将进一步完善老场区功能,完成北指廊和二平滑工程建设,使机场保障能力能够达到应对1700万旅客吞吐量的需求。配合济南市做好轨道交通建设,初步打造机场立体交通枢纽。
南指廊外形
进入“十四五”,济南机场将重点进行新区建设。投入150亿元,完成40万平米的航站区、第2条跑道、第3条平行滑行道建设。不断向着“3、4、7” (3座航站楼,4条跑道,7000万旅客吞吐量)的梦想迈进。“以建设促发展”,已然成为济南机场人奋斗逐梦的座右铭,全体机场人夙夜在公,为机场再次逐梦远航持续加力。
南指廊内部
如今,济南机场旅客突破千万,以破竹之势开启“十三五”,给机场人以巨大的鼓励和继续前行的动力。到“十三五”末,济南机场力争“旅客吞吐量1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4万吨,起降16万架次”的蓝图已然清晰,“三步走”发展战略就在脚下,济南机场将继续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建设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做强航空业务板块,拓展商业经营板块,打造资本运作板块,融入临空经济板块,向着“3、4、7”(3座航站楼、4条跑道、7000万客流量)的机场梦阔步前进,为民航强省、民航强国的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编辑 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