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MB2867492F/2021-00008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21-01-06 发布日期: 2021-01-06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 标题: 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关于公开2020年度普法数据及履职情况的报告
- 发文字号:
按照济南市《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济南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实施办法》等要求,现将本单位2020年度普法工作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部署普法工作情况
(一)加强普法工作组织领导。成立由孙志刚主任为组长、杜红波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计划、协调和实施工作。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分管、部署安排,并将履行推进法制建设职责情况纳入了年度述职述法。年初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纳入市口岸物流办年度绩效考评,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下达任务,确保目标落实到位。
(二)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了《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法治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一次办成”要求。一是全面推行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编制形成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从重处罚事项清单(根据《山东省口岸综合管理条例》“争议的处理与罚则”,因处罚金额未设下限,我办不予设立“减轻处罚清单”),推进包容审慎精准监管。二是扎实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经检查清理,废止文件2 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切实做好2020年1月1日起出台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通过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推广应用,主要业务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精简单证,进出口环节验核监管的证件已经由86种减至42种,降低51%。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度压缩,进口通关时间由110.5小时缩短至22.1小时,比2017年压缩80%;出口通关时间由26.45小时缩短至2.91小时,比2017年压缩89%。四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及上网运行,完善依申请办理的审批、裁决2项事项的办事流程、承诺时限、办事指南等要素,提高可网办准确度。对照我办“三定”职责,逐条逐项全面梳理,制定工作职责岗位规范工作流程,加快优化流程再造。
(三)建设普法队伍情况。设立由办主要领导任组长,战略规划处、口岸处、打私处为主要成员,联合济南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烟草专卖局等单位组成的普法队伍。其中普法讲师团5人,开展普法活动10余次,分别以座谈会和培训会形式进行,先后开展了口岸工作座谈会、物流大讲堂、济南市防疫物资出口风险防控及国际物流对接宣讲会、济烟大讲堂、济南海关政策宣讲会等活动;组织普法志愿者50余人,在济南机场国际到达厅设立泉城义工反走私志愿服务站,在汉峪金谷城市候机楼设立泉城反走私志愿服务岗,聘请济南市发巡访团团长辛安等9位为泉城反走私公益形象大使,共开展活动20余场次。
二、重点对象学法考法情况
(一)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用法培训。党组、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用法,今年共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法规政策4次。加强机关干部法治教育,通过征订报刊杂志、进高校接受封闭培训、邀请法律顾问授课等形式,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联合济南海关、市烟草专卖局等单位共同举办济南市出境游反走私培训会。积极组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民法典》、《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将学习内容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范围。
(二)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活动。2020年,先后4人次参加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集中培训和“放管服”改革专题培训;上半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积极开展知识网上答题活动,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法治宣传、宪法知识竞赛、观看法治视频等方式,“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其中法治讲座3场次,参与学习100余人次,法律知识考试2场次,参加考试50余人次,合格率100%。
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情况
(一)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宣传活动。一是利用“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口岸物流办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参加宪法学习讲座,交流学习体会;二是开展2020年“宪法宣传周”,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每人提交一篇心得体会材料,党支部开展一次学习心得讨论交流活动。国家宪法日期间,我办近50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大家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得到了明显加强。
(二)组织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根据市“法治六进”(即法治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安排,我办结合工作职能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反走私宣传“五进”活动,即进外向型企业、进涉外旅行社、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通过微信、现代物流大讲堂、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向你汇报宣传单页等形式重点推介泉城反走私微信公众号和口岸工作动态。
四、以案释法情况
(一)建立完善以案释法制度。建立与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领导班子带头,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着力从群众和企业最急、最盼、最需、最关注的问题入手,主动与口岸、物流企业和业务相关单位联系沟通,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掌握企业群众遇到的难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公仆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基层为群众服务办实事。
(二)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参加作风监督面对面电视问政、作风监督热线、接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市民和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跟踪研究解决。扎实开展机关干部下沉服务企业活动,与全市重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建立联系服务机制,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并认真开展涉企服务问题排查整治、整治联系服务企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专题活动,通过自查自纠、实地督导、调查问卷等方式排查梳理问题,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对涉企收费、摊派、现场检查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的清单管理制度。
五、法治文化建设情况
(一)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打造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阵地15处。在济南日报开设反走私专栏,扩大反走私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开展反走私宣传 “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分别在舜宁社区、益康社区、黄岗社区、南村西社区、锦绣城社区、绿园社区分别开设了反走私宣传栏;在8条公交线路183辆公交车LED屏上滚动播放反走私知识,使法治宣传工作真正深入民心。
(二)创作法治文艺作品。为宣传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取得更好的效果,积极创新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开展以反走私宣传“五进”活动为主题的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孵化创意产品落地,助推反走私与创意产品跨界融合。
(三)加强新媒体普法宣传。利用权威官方媒体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传统媒体、新媒体设立“泉城反走私”专栏;在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晚》、济南电台FM105.8中间插播公益广告宣传;在公交车开展反走私宣传。
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202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