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要以重庆、成都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建设多层次物流枢纽,合力强化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提升多式联运和城乡货运物流服务水平,推动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从而构建起双城经济圈的一张“高效物流网”。
——打好“国际牌”形成全球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
《规划》首当其冲就提出,要提升“双城圈”的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从具体行动来看,包括做优做强中欧班列品牌,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品牌,推动南向陆海联运提质增效,提升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陆路新通道运输水平。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强化重庆团结村、成都城厢铁路物流基地中欧班列枢纽集结作用,统筹共建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运营平台,加速完善成渝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市场化运营机制、全程仓配体系、运贸一体模式、供应链金融服务等,打造满足跨国企业需求的全球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
与此同时,要拓展完善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网络,优化货运航线航班管理,培育壮大国际航空货运企业。主动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境外投资合作,打通至中亚、俄罗斯及欧洲的西向、北向跨境道路货运线路,畅通至东南亚的南向跨境道路货运线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完善江海联运、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服务体系,打通与日韩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大通道。鼓励成渝地区枢纽机场发展全货机航空运输,开辟国际货运航线,补齐航空货运短板。探索“一单制”金融创新,率先实现国际货物运输“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
——强化“枢纽建设”提升“双城圈”多式联运水平
《规划》提出,要推进两地物流枢纽建设。包括强化重庆、成都、遂宁、达州、泸州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依托多模式集疏运网络衔接万州、涪陵、长寿、江津、宜宾、自贡、南充、雅安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功能完备、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物流枢纽体系。加快打造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运营组织中心、成都—德阳国际铁路港,推进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重庆鱼嘴铁路货运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铁路货站、成都龙泉驿铁路货站、泸州江北物流园区一期工程等建设。实施铁路枢纽改造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具有集装箱办理能力的铁路货运基地,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能力,增强铁路班列始发直达和集零成整的中转能力。实施公路货运枢纽改造工程,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具有集货运集散、仓储配送、信息交易等功能的公路货运枢纽,推动公路专线、零担货运向实体平台或线上交易平台集中。
另一方面,则是提升多式联运水平。
《规划》明确了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加快建设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成都天府国际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项目。加快发展铁水、公铁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以至上海洋山集装箱运输、宁波舟山港大宗散货及集装箱运输为重点,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运输,优化“沪渝直达快线”运行机制,加密沪蓉直达班列,提高通关效率。加强陆水、港航联动,开通往返主要港口的“水上穿梭巴士”和铁水联运班列,构建统一运营品牌,完善多式联运枢纽集疏运体系,推进铁路专用线、公路连接线建设。积极推进长江上游船型标准化,统一转运、装卸场站等设施标准,完善货物装载要求、危险品界定等作业规范,加强物流票证单据、服务标准协调对接。积极培育多式联运承运人,支持企业、协会、联盟加强业务协同,推动使用货运电子运单。支持高铁快运、电商快递班列、多式联运班列发展。
——“城乡”齐头并进 强调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规划》还提出,要提高城乡货运效率。主要包括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快构建以综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市配送网络,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即时递送等组织模式。
其中的内容包括:加快快递扩容增效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促进城乡物流双向顺畅流通,推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农村物流快递服务全面覆盖;加快生鲜农产品及食品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预冷、保鲜等商品化处理,以及面向城市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低温加工配送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等内容。
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将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老部下”,特别是在农村的村民在村内都能收到快递和寄送快递,到时候村民就能更加方便的网购了,鲜活农产品也更加便捷的输送到城市上餐桌,帮助农民获得增收的渠道,让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同时还强调要推动物流与制造业融合。
《规划》提到,加强物流业制造业有机衔接,统筹做好工业园区与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等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用地安排。
依托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推动大型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物流枢纽等互联互通,实现物流信息全程透明化和可追溯,提升对高端制造业支撑能力。
积极探索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在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信用体系建设中应用。围绕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领域,推动骨干制造企业与物流、快递企业合作开辟国际市场,打造安全可靠的生产型寄递物流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能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商。
发展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制药、高端电子消费产品、高端精密设备等高附加值制造业的全流程航空物流,促进“买全球”“卖全球”。加快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